炉工、灯工和刻工

中午烧雪菜毛豆肉丝哆豆腐,炒豆苗。跟SH聊了一会,他的新书昨晚L看到12点,不少趣事。

继续流连博山:炉工是做大件的,在炉窑车间举着2米多长的铁杆,在不同的炉子和工作台之间一路小跑。烧得通红的琉璃料,急呼呼搞几下子就又要回炉,师傅手套垫了厚厚的布,还滋滋冒烟。这行都是中年男人,不光要有技术,还要有体力。在“西冶工坊”和“金祥琉璃”看了,到“爱美琉璃”时师傅都在门外凉快呢,车间里非常热。

灯工也叫小炉工,就是用喷枪边加热边塑型。在“小炉匠”、“西冶工坊”“爱美琉璃”都看过,在“树下”做的也是灯工,动手后才知道做出玉米须蟋蟀须有多不容易。灯工一般在桌面操作,做精细的作品,女师傅居多。在喷枪1400℃的高温火焰中,料棒很快就红了软了,再采用夹、拉、捻、剪等手法,一点一点小部件做好后再拼接,陶琉馆竟然还展出有一件连衣裙。

刻工要求更高了,易出废品,工艺一种是阴纹刻花,一种是套色雕刻。我在西冶工坊看的是先套色成型,再精雕细琢,这个有近20道工序。师傅用的是个秃头秃脑的金刚石小工具在磨,要有怎样的耐心啊。

晚餐后依然是放风时间,今天骑车子到清水塘,向东拐弯抹角有一条小路,两边都是狗尾巴草,出来是铁路口。看看不到一小时,从狗尾巴草小路穿越去德基,打包一罐“汕心”。